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與湘潭大學合作共建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研究基地”揭牌活動暨“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訴源治理和信訪治理”座談會舉行,昆明市西山區人民法院作為全國兩家受邀基層法院之一,作交流發言。
西山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褚嬴以“強化訴前調解規范化,力促糾紛實質化解”為題作交流發言。
西山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強化訴前調解規范化,從源頭化解矛盾糾紛。2013年,成立了全省首家“訴調對接中心”。被確定為全國50家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示范法院之一。2020年,榮獲全國一站式先進單位,并設立全省第一家訴源治理中心。
科學統籌解紛力量,調解指導“常態化”。依托“兩個中心”(人民法院駐省工商聯訴調服務中心、云南省總商會民商事調解中心),由法官指導調解員高效化解商事糾紛,成功調解大標的民商事糾紛近百起。相關案例入選最高人民法院“總對總”在線多元調解八大案例、全國“百佳商會調解典型案例”和云南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創新優秀案例。依托“昆明市人民調解員培訓實踐基地”“昆明市律師調解員培訓實踐基地”和“云南省公證調解示范實踐基地”開展培訓,提升調解員調解能力和法律專業素養,至今已開展培訓20余次,覆蓋2367名調解員。
規范訴前調解機制,調解服務“精準化”。制定《民商事糾紛訴前委派調解工作規程》,在調解前對案件進行管理,為調解員提供包括需補充證據清單、特別法律規定以及相關案例推送等在內的技術指導。堅持“以保全促調解”“以保全促履行”,今年以來,通過財產保全促自動履行、調解和判決結案的案件近2700余件,履行金額70余億元,成功化解5起標的額上億元的置換保全標的物的案件。
強化訴前調解管理,訴前解紛“高效化”。嚴格遵守立案、調解有關規定,認真落實立案登記制,堅持在“自愿”“合法”的原則下開展調解工作。設立“零號窗口”“群眾訴求服務站”接受反饋意見和建議,主動接受監督,增強調解工作的透明度和公開性,引導律師群體全過程參與調解?,F有駐院律師事務所特邀調解組織14個,涵蓋調解員169名。
下一步,西山法院將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對標更高目標,健全工作機制,提升訴前調解質效,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實質化解,以能動司法理念做好訴源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