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近距離、多層面深度了解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我切實感受到了檢察機關科技賦能公益訴訟的成效,真是科技感滿滿……”一位人大代表在參加保山市龍陵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開放日活動中說道。今年2月,龍陵縣人民檢察院獲評全省首批“科技賦能公益訴訟示范點”,如何在公益訴訟檢察中體現科技賦能,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也成為龍陵縣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工作的新思考和新目標。
快速檢測實驗室提檔升級
著眼于“實用、管用”,對原有的快速檢測實驗室進行全面改造升級,配備了無人機及攝錄設備、水質檢測、氣體檢測、土壤檢測、食品檢測、觀察測量六大類設備,增添了樣品柜、藥品柜、冷藏柜、操作臺、電子顯微鏡、重金屬檢測儀、超聲波清洗儀等,這些設備對于發現公益訴訟案件線索、收集固定案件證據發揮著重要作用,將檢察科技與檢察業務深度融合。
無人機多角度大范圍取證應用廣泛
龍陵山高路遠坡陡,地形復雜多樣,部分公益訴訟案件調查取證困難,而無人機具有拍攝面廣、動態跟蹤、細節捕捉等優勢,彌補了傳統拍攝記錄的不足。
龍陵縣人民檢察院在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類公益訴訟案件取證中,對涉及多段河道環境污染、森林資源生態破壞、非法采砂形成的大面積沙坑,利用常用的攝錄設備進行局部拍攝,再借助無人機充分發揮其拍攝面廣、定位精準、動態跟蹤等優勢,通過遠程拍攝、近距離取證,完整記錄損害生態環境情況,提升發現線索和案件調查取證的精準度和高效化。如龍陵縣人民檢察院在辦理城市燃氣安全運營監管一案中,針對液化燃氣供應站點的防火間距不符合規定范圍的問題,龍陵縣人民檢察院利用無人機俯視全景拍攝優勢進行了調查取證,迅速固定了證據。
快檢設備利用充分
快檢設備擁有快速便捷的檢測功能,生成的數據和結果具有客觀性和科學性,確保辦案證據的可信度和可靠性。龍陵縣人民檢察院在辦理公益訴訟案件過程中,通過引入水質、土壤、氣體、食品等快檢設備,能夠在案件調查取證階段迅速獲得物證和數據檢測結果,基于這些結果進行分析和評估,及時指導辦案決策,從而加快辦案進度,提高公益訴訟辦案質效。
如龍陵縣人民檢察院在開展水資源保護專項活動中,發現河道存在城市污水直排的情況,利用水質快檢設備對河道上中下游水質進行了一次系統檢測抽查“體檢”,發現存在水質污染,隨即對相關行政部門制發了檢察建議書,對污水直排問題進行了整治。
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成效顯現
今年以來,龍陵縣人民檢察院創新檢察監督模式,充分開展數字檢察模型應用,圍繞“業務主導、數據整合、技術支撐、重在應用”的工作要求,通過數字化模式打造治理林業生態資源保護監督模型集群,利用“數據共享+業務應用”的能力,提高協同監督質量及治理效果。
科技賦能公益訴訟,重點是科技,但落腳點是賦能,目標是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龍陵縣人民檢察院將一如既往,在傳統履職的基礎上利用現有科技設備,積極探索,充分發揮科技賦能公益訴訟檢察的作用,讓科技為公益訴訟檢察插上高質效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