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棟棟小樓拔地而起;一條條水泥路連接起各族群眾的心;寬敞的文化廣場上歡聲笑語……在西雙版納州勐臘縣的邊境線上,美麗村寨正煥發著新時代活力。
勐臘縣是全省邊境線最長的縣,也是全省唯一水路、陸路、鐵路國家級口岸俱全的邊境縣,邊民交往密切,各類邊境問題和跨境違法犯罪問題交織疊加。
面對邊境復雜形勢,勐臘縣委政法委堅持以強邊固防筑牢邊境安全穩定屏障,讓邊境治理與鄉村振興同向發展。
今年5月,勐臘縣委政法委被中央政法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表彰為全國黨委政法委系統“新時代政法楷模集體”榮譽稱號,成為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先進集體。
近日,《法治日報》記者走進勐臘縣委政法委,追溯榮譽背后,勐臘政法人的夢想、奮斗與奉獻,以及基層治理的勐臘路徑。
筑牢邊境安全屏障
“在勐臘縣,平安,已成為一張亮麗的邊陲名片,萬家燈火映襯溫馨,裊裊炊煙敘說恬靜。”勐臘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肖翔告訴記者,長期以來,勐臘縣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平安勐臘建設的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通過加快推進基層綜治中心實體化規范化建設,先后建立了1個縣級綜治中心,13個鄉級綜治中心,100個村(社區)綜治中心,準確劃分網格1752個,配備網格員5060人,及時有效化解了各類矛盾糾紛。
“我們還牽頭制定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強邊固防工作機制,出臺軍警民力量調配十條措施、重點地區分級管理等機制措施,構建起統一領導、高效聯動的全縣邊境治理一盤棋指揮體系。”勐臘縣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謝繁青說,同時,推動形成“縣級領導掛重點鄉鎮”“機關+農村”“縣級單位包村(居)民小組”結對掛鉤支援模式,通過“一鄉鎮干部包一村、一社區民警包十戶、一黨員干部教育一個家庭”等方式,切實把工作觸角延伸到治理末端。
提升穩邊固邊能力
“巡邊界、固邊疆、眾參與”,在磨憨鎮磨憨村委會南嘎村民小組,這樣的標語隨處可見。
結合獨特的地理位置,南嘎村民小組突出黨建固邊,不斷深化邊疆黨建長廊建設,持續開展“請黨放心,強邊有我”主題實踐活動和“萬名黨員守邊關”活動,以黨心聚民心,打造南嘎村民小組“興邊富民·團結和諧”主題示范點,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臺。
據肖翔介紹,按照村民自愿的原則,南嘎村民小組還成立了“群防群治先鋒隊”“強邊固防突擊隊”等組織,凝聚起各族群眾強邊固防的強大力量。
記者了解到,為助推邊境一線長治久安,勐臘縣委政法委統籌推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分批將21個抵邊村委會212個抵邊村小組納入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切實把工作觸角延伸到治理末端,以實際行動推動邊境村寨實現興邊富民。
打造基層治理樣板
“忠于職守,熱情服務,真心待人,用心做事,創新發展。”在勐臘縣委政法委承諾墻上,黨員承諾赫然在目。
肖翔說,一直以來,勐臘縣委政法委在抓政治建設、抓統籌協調、抓班子帶隊伍上出硬招、見行動,嚴管與厚愛結合,激發政法機關領導班子“領頭雁”作用,帶頭團結干事,推動干部隊伍擔當履職。
肖翔介紹說,今年以來,勐臘縣錨定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提出的“三下降一扭轉”工作目標,全方位推動普法強基與社會治理、邊境治理、法治建設“四個深度融合”,將普法強基與社會治理相結合、普法強基與邊境治理相融合,雙向推動群眾法治意識提升、社會治安形勢好轉,并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切入點,通過指導幫助村寨建好平安綜治這支隊伍、筑牢法治宣傳兩個陣地、創建一批示范戶、發展一批特色產業,實現村民增收、百姓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