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小網格”、搭建“小平臺”、開展“小試點”……走進麗江市古城區各居民小區、村民小組,網格化管理、志愿服務、智慧政務等一系列基層社會治理新方式已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讓城鄉居民切身感受到社會治理水平提升帶來的方便、舒適和快捷。
近年來,麗江市古城區牢牢把握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總要求,以開展省級基層社會治理試點為抓手,以服務群眾“小切口”做好基層治理“大文章”,深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讓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高效協同,“一體融合”建隊伍
“你好,我們是綜合行政執法隊隊員,今天以‘綜合查一次’的形式,對你家店鋪進行全面檢查,內容涉及燃氣安全、食品安全、環境衛生、油煙凈化、消防安全等方面。”近日,在古城區束河古鎮周邊,各餐飲場所迎來了一次全面“體檢”。
檢查現場,綜合執法、市場監管、應急管理等部門執法人員結合各自職責,對照清單對餐飲店逐一進行聯合執法。“改革賦予了鄉鎮、街道相應的執法權,并集約整合了執法隊伍資源。”束河街道辦事處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了破解執法權分屬區級各部門,鄉鎮(街道)沒有執法權,綜合行政執法一直存在條塊分割且權責不對等、基層干部負擔重等難題,區委區政府進一步整合各級各類執法力量,健全發現問題、處置問題的工作機制,打造“街道吹哨、部門報到”的升級版,圍繞重塑區級管理體制和基層治理體系的各項新要求,將執法程序簡便易行、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且由基層政府實行更加方便有效的執法事項下放,創新開展“一支隊伍管執法”改革試點工作。
為加強隊伍建設,全區各鄉鎮(街道)結合轄區實際,按照職能職責、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等規定優化組織,整合現有人員,紛紛成立鄉鎮(街道)行政審批辦公室和綜合執法隊,由各科室、站所人員充實執法隊伍,組織執法人員考取行政執法證,通過強化統一指揮、統籌協調職責,按照相關法律規定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逐步實現基層一支隊伍管執法。
“‘一支隊伍管執法’改革既促進了區級和鄉鎮(街道)的高效協同,實現各部門、各條塊執法力量的一體融合,打通從監管到執法的各個環節,有效避免了權責不清、交叉重復執法和推諉扯皮等問題,推動問題‘發現在第一線,處置在第一時’,探索出一條基層治理效能提升的新路徑。”束河街道黨工委負責人說。
數字賦能,“一網統管”提效能
“?;凼袌雠匀诵械来嬖谶`規堆物情況,請派出人員前往處置。”前不久,西安街道綜合執法隊員借助街道綜治中心大數據平臺,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協調片區執法人員前往處置,從發現問題到處置問題僅用了5分鐘。
依托橫向到邊的網格化操作體系,古城區通過發揮智治支撐作用,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充分運用市容環境實時監控、違停抓拍等科技手段,建立形成信息共享體系,并依托數字化手段實現精準派單、及時處置,打造基層執法“千里眼”。
“比如在群眾關注度較高的出租房管理方面,我們依靠科技力量,不斷加快古城區‘智慧碼’的升級,打通與‘一標三實’數據互通渠道,以一線工作法推進出租房矛盾糾紛大起底,以典型引路法破除出租房管理難題,全力排查整改城區街道出租房安全隱患,打造古城區出租房管理試點,探索出一條符合古城實際的出租房管理之路。”區委政法委有關負責人說。
聚焦“一鍵管服務”,古城區委、區政府圍繞群眾辦事、居家養老、就近就業等需求,以“小切口”推進智慧化便民服務工程建設,打造基層會用、群眾愛用的“智慧便民服務碼。”聚焦“一網管全區”,全區進一步整合各類平臺資源,優化基層網格設置,形成工作合力,不斷提升網格化治理效能。聚焦“支部建在網格上”,古城區不斷推進“智慧+網格”建設,構建集“信息采集、任務分派、問題處理、查核反饋、考評考核”于一體的黨建網格治理平臺,增強黨組織、黨員常態化為民辦實事功能。
“基層治理工作量大面廣,古城區以數字化思維、數字化手段推進改革,極大提高了治理效能,實現科學預判、精準施策、高效治理。”2022年,古城區基層治理網格化平臺榮獲中國信息協會數字政府創新成果與實踐案例表彰;2023年4月,古城區基層治理網格化平臺代表云南省參加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
強化保障,“一點一滴”強服務
如何激發基層活力,讓群眾每一個訴求都能找到解決途徑?如何雙向共治,構建基層治理共同體,讓每一名群眾都能找到組織?
近年來,古城區圍繞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推進“以制促治”改革,著力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為強化組織保障,優化基層自治,古城區加快構建四級聯動、五區共創、六治融合、N域推進的“456+N”治理格局。結合麗江市省級城市基層黨建創新示范市建設,全區探索推行了“小區議事會”“陽光議事廳”等機制。同時,全區768個村(居)民小組建立了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禁賭禁毒會等組織,讓每個居民都能找到歸屬并積極參與。
針對居民自治意識不強、自治能力欠缺的問題,古城區委、區政府在堅持黨建引領,推動資源、服務、管理下沉,凝聚基層治理合力等方面積極探索,不斷夯實束河街道普濟村、祥和街道順和社區、金安鎮龍山村、瑞馨佳園小區等一批示范點建設,并在不斷完善中推動復制推廣。
聚焦機制創新,有效提升基層治理的組織力,全區共建立網格黨支部335個,網格黨小組391個,建設完成行政村電子政務網絡43個。每個黨員中心戶就近聯系2至5名黨員,每名黨員分片聯系5至15戶群眾。這些舉措,確保了每戶群眾都有黨員聯系。此外,“干部規劃家鄉行動”“黨員志愿者”“銀發人才”等隊伍建設,推行“黨建帶群建 八建八帶八促”二十條措施,則充分發揮群團組織和社工、群眾等多元作用,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基層治理示范提供“古城樣本”。